top of page

協助「孩子」和「學習」要有「健康的關係」

新的學年已經過了一個多月,目前,幾乎所有學生都回到學校上課,不像之前需要長時間對著電腦螢幕學習,相信進度與效果應該比去年好。

 

不過,經歷了長期的網路課程,可能有些學生回到學校需要一點調適,心情上不免雜感交集,和同學與學校的關係需要一些 warm up;而目前不少學生陸陸續續面對學校安排的大小考試,伴隨的可能就是一些對考試的恐懼與焦慮。

 

我們想要提醒家長與學生,在學習生活逐漸恢復常軌、在應付繁忙課業與考試的同時, 也不要忘了與「學習」要建立「健康的關係」。再這裡,提出幾個tips,希望對家長與孩子有所幫助:


 

1. 協助孩子找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

 

不是每個孩子都需要正襟危坐地讀書,有些人可能需要音樂的陪伴,有些人可能需要一段時間走動走動,有些人不喜歡別人打擾,有些人則可能需要外出溫書......,只要孩子覺得有效率,父母就不用針對這些不同的學習方式指責孩子,反而應該與他們溝通,瞭解他們的學習習慣,並且支持。

 

2. 平衡的「上網工作」與「上網休息」時間

 

大部分孩子們都有電腦,除了幫助做功課之外,也有極大的娛樂作用。上網看看視頻、影集,和朋友互動,都是非常普遍的現象,父母禁也禁不了。但比較擔心的是孩子可能因此而分心或沉迷,反而事倍功半。本來想要上網抒發課業的壓力,反而花太多時間在網路上,耽誤了課業、造成了課業的壓力。這裡,建議父母盡量善意地建議孩子,最好能夠區分「上網工作」時間與「上網休息」時間,該學習就學習,該放鬆就放鬆,才能試著達到平衡點。

 

3. 避免晚上熬夜

 

另外,一定有大部分的孩子是「夜貓子」,或是因為課業與考試壓力太重而需要「趕夜車」,久而久之變成習慣。但長期下來,可能造成白天上課精神不濟、作息日夜顛倒,如果這種學習的pattern無法調整,對於一個人的身心健康絕對有負面的影響,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。所以建議父母與孩子要瞭解到,熬夜的情況偶一為之無可厚非,但如果可以的話,最好能夠避免成為一種長期的習慣。

 

4. 盡量讓學習行程表不要太混亂

 

再者,也建議孩子們的學習行程如果可以盡量有計畫、有條理、有系統,什麼時候該溫書、什麼時候可要休息一下,什麼時候可以吃點點心補充水分等等,而不是每天渾渾噩噩,搞得一團亂,這樣對身心健康絕對有幫助。比方說,孩子下週可能有三個大考,相信大部分老師不會臨時宣布考試時間,這時,就可以開始規劃學習的進度,而不會到最後臨時抱佛腳,這樣反而壓力倍增。

 

5. 提醒孩子善待自己

 

這一點是父母非常重要的角色,也是很難的角色,因為「善待自己」並不是「放縱自己」,這兩者界線的拿捏,確實需要父母對孩子的瞭解、互動與溝通。父母需要建議孩子設定符合自己的實際目標,但有時需要多一點點push,讓孩子去嘗試一些比較具有挑戰性的事,然而,如果達不到目標,也要告訴孩子這些都是很好的經驗,無論如何,父母都會支持。而當孩子有了父母的信任與陪伴,他們就會善待自己,持續地接受挑戰、建立信心、解決問題中不斷地調整,達成目標、獲得自我成就,並學著如何善待自己、找到和「學習」的健康平衡點。

bottom of page